查看原文
其他

昨天,这四个消失的男人,比任何明星都值得一个热搜

好文拾遗 2021-12-12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脆皮先生 Author 脆皮先生

作者:脆皮先生

来源:脆皮先生(ID:cpxs2009 )

昨天,某明星夫妇离婚的消息刷屏全网。

各种前尘往事,爱恨八卦满天飞。

没人注意到,云南失联9天的地质人员,终于被找到了。


11月13日,4名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哀牢山开展野外工作时失联。

他们此行是为了测算统计森林样地,原本打算最晚14日上午下山。

然而,到了约定的时间。

4人不仅没有按计划返回,还与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。

15日,接到消息的地方政府立马组织救援。

先后出动了专业搜救人员1400余人次、车辆130余辆、直升机5架展开地毯式排查。

但山上地形复杂,沟壑纵横,给救援带来了极大的难度。

连续4、5天,除了发现失联人员遗落的物品和雨衣碎片之外,几乎一无所获。


直到21日晚18时,救援人员才通过热成像发现了3名失联者的位置。

影像里的3人,平躺在地上,一动不动。

搜救队伍赶到后确认,他们都早已没有了生命体征。

6小时后,最后一名失踪者,在3人周边的一个陡坎下方被找到。

也已遇难。


长达10天搜救,并没有带来大家所期盼的结果。

遇难的4人,正值壮年,且都当过兵。

最大的32岁,最小的才25岁。

人生却就这样戛然而止了。

难以想象家人的痛苦,实在惋惜。

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?

究其原因,还得先从他们这次勘探的哀牢山说起。

哀牢山,总面积67700公顷,纵跨云南省的3州6县。

保存着中国连片面积最大的亚热带原始森林。

最高海拔3100米,平均海拔近2500米。


相比于相邻的横断山脉,这里的海拔并不算很高。

但里面却是凶险重重。

荒蛮如斯的密林,常年有雾,抬头望不到天。

如同电影《侏罗纪公园》里的场景一般:

即便外面艳阳高照,只要进入林子,就是一片黑暗。

甚至看不清四周的环境。

常人在里面很难分辨方向。


很多地方都没有信号。

就连搜救人员的无人机,在此地也常常失灵。

这次4名地质人员失联的位置,属于哀牢山地形地貌最为复杂的区域。

山势坡度较大,且多悬崖峭壁。

更不巧的是,勘探前当地恰逢阴雨天气。

能见度很低,气温下降得很快,昼夜温差极大。

虽然官方尚未公布4人遇难的具体原因,但不少相关工作者都猜测,最大的可能,就是失温。

所谓失温,就是指在极端天气下,身体产热赶不上热量丢失的速度。

导致核心体温下降。

其恐怖程度,我们早已在早前的甘肃马拉松事件中窥得一二。

而此时的哀牢山,正值入冬时节。

白天还有十几度,但到了晚上气温骤降,不过2、3度。

救援人员的饭菜,在这里都被冻成了饼。

身上的衣服,也全部都被打湿了。

可想而知,仅带了一天干粮和少量物资的失联人员,在里面处境会有多么艰难。


纵然身体素质不差,但他们野外工作的强度,是超乎想象的。

测算森林样地,需要在密林里走很多的路程。

正常人一小时平地上的行走是大约5公里。

但在哀牢山密林考察,方圆走十多公里,那是平常人难以想象的。

平日里我们登山,即便走的都是宽阔大路,尚且觉得吃力。

而为了获得精密的数据,地质人员走得都是陡坡深沟。

不仅要注意脚下的溪流沟壑,还要躲避黑熊、眼镜蛇等危险生物的攻击。

其中凶险,不言自明。


山路崎岖,遇难者的遗体至今仍在艰难地被转运下山。

网上一时间众说纷纭。

有人说,为什么不用随身携带的设备求救呢?

也有人说,为什么不早点下山呢?

这些人或许没有想过,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,还要求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,保持机警和冷静,到底有多难。

还有人不解,明知道这么危险,为什么一定要去呢?

是啊,明知前路艰险,为什么一定要去呢?

除了哀悼,我们或许,也应该看看这个群体背后的故事了。

他们就是地质工作者。

百度地质吧里,流传着这么一首打油诗:

“嫁女不嫁地质郎,一年四季到处忙,春夏秋冬不见面,回家一包烂衣裳!”

看似是在调侃,但其实背后,都是数不清的艰辛。

你印象中的地质工作者是什么样的?

可能是游历过祖国大半河山。

也或许是“公费旅游”,羡煞旁人的铁饭碗。

但实际上,地质工作者们,都是真正的苦行僧。


他们穿梭在山野戈壁之间,森林荒漠之处。

攀高山,战风沙,斗严寒。

为了获得最精密的数据,无论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,他们都不能退。

空旷的戈壁、苍凉的沙漠、辽阔的草原、磅礴的大山……

这些我们眼中的美景,对他们而言,是无尽的孤独与寂寞。

他们远离家人,远离都市,四处漂泊。

在一个个杳无人烟的地方,过着原始人一般的生活。

用脚步丈量出祖国的一寸寸土地。

有人总结过地质人的几个特征:

一是黑。不是天生的,而是长期在野外和烈日赛跑的写照。


二是皮实。受伤成了家常便饭的事情。

一趟勘探下来,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鞋,脚上起多少血泡。

被野草割破的伤疤到处都是,即便全副武装也躲不掉无数的蜱虫和蚂蝗。

有时候一天下来,翻翻衣服能捉出十几只蜱虫。

运气好,用火烧出来就没事了。

运气不好,感染上脑炎就是九死一生。


很多地质人说过自己的故事,单看文字都是无比的惊心动魄。

有人见过前辈集体写遗书。

有人眼睁睁看同伴消失在自己前方。

这是一份需要用生命作赌注的事业。

自然环境错综复杂,危机四伏。

任何一个微小的纰漏,后果都难以想象。


2012年,3名地质队员在可可西里地区作业时失踪。

直到一年后,当地一牧民放牧时,才发现一具地质队员的遗骨。

其余2人至今下落不明。

2016年,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一辆汽车,在矿产调查任务中落入水库。

5名地质工作者不幸遇难。

2016年,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李祥龙博士在工作中,因探槽壁突然崩塌被石头砸中死亡,时年仅30岁。

这样的故事,还有很多很多。

有的历史已经远去,有的还在我们身边发生。

大多数地质人,都融入了脚下的那片土壤里。

他们为同伴扼腕,却还是弯下腰来埋头苦干。

他们何尝不知道其中险恶,但他们更加清楚,危险的工作,总要有人去做。

谁不想安安稳稳,锦衣玉食,但他们也有理想,有信念在坚守。

他们敢为人先,却也无人知晓。

不知道有多少人觉得,他们的努力,好像离我们很远。

殊不知,我们的生活中,处处受其庇佑。

地质工作的门类多如牛毛。

有的负责矿业调查,他们跋山涉水、翻山越岭、夜宿星辰去寻找的,是国家需要的、紧缺的矿藏资源。

比如稀有金属、萤石矿、铜矿等。

这些资源,让我们有经济实力,和世界大国抗衡。

有在世界上立足的底气。


有的负责地质勘探,所有公路、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,都离不了它。

防止地质灾害,更科学的规划出便捷于民的工程,是他们肩上的重担。

总觉得岁月静好,国富民强。

其实不过是有一些像他们这样的勇敢者,为我们先开辟出了一条平坦大道。

一个国家要前进,需要人手持火炬。

也需要人埋头苦干。

那些最基层的地质人,或许不似他人一般轰轰烈烈。

没有那么多光鲜震撼的故事。

他们如同一颗颗最不起眼的螺丝钉,却立起了国家之根基。

他们选择了沉默。

他们没有被多数人看到。

有人说,搞地质的,大多都是纯粹的理想者。

我认同,但并不想如此称呼他们。

这样的人,应该得到鲜花和掌声,应该得到尊重和注目。

为何理想者总被忽视,他们难道不是最该站在闪光灯下的人吗?

在这片土地上,没有一个默默耕耘的人,应该被忘记。

希望所有的遇难者能够安息。

希望,还在一线奋斗着的地质人都能平安归来。


本文部分参考资料:
4名野外地质调查人员不幸遇难 这份职业为何说“九死一生”,浙江日报
哀牢山4名失联人员发现经过披露 | 哀牢山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山?山上最大的危险是什么?,橙柿连线
痛心!哀牢山4名失联地质人员均已遇难,南方周末
-END-

作者简介脆皮先生,一枚新晋奶爸,创业公司高管。去过很多城市,也曾在路边练摊。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,持续成长,不断精进。来源:脆皮先生(ID:cpxs2009)。好文拾遗经授权发布,开白请联系原作者。

往期内容:

点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内容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